大半个月后,回想起Switch 2发布会公开的那些情报,内心的失望感依旧没有散去。吸引力一般般的首发阵容、品控不见得有改善的手柄,以及贵如黄金的SD Express存储卡,无一不在劝退我想买首发的冲动。
所以,这次就等想玩的游戏发布后再买它了。
也因这件事为契机,最近一段时间又从柜子里面翻出一台台老掌机,重新充上电打开玩玩。看着熟悉的系统UI和游戏画面,久远的回忆逐渐苏醒。
这段时间不是很忙,就来尝试把这些回忆具象化为文字吧。
按照设备发售的时间线排列的话,第一个写的掌机肯定是GameBoy啦。那段回忆的名字就是——
“我也要抓一口袋的妖怪”
这个故事的开头要从小学时某次电脑课开始说起。坐在我旁边的同学A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往电脑里插入一张光盘,打开其中一个紫色图标的软件(指Visual Boy Advance模拟器)。在一顿操作后(指加载.gba游戏文件),黑黑的窗口中出现了游戏画面,标题上写着“口袋妖怪”。看着他玩到下课,只觉得这游戏好好玩啊,我也要在家里电脑上玩。
于是下课后借来了光盘,并在那天晚上趁家人出去散步的时候悄悄打开电脑,插入光盘,把里面的所有东西尝试拷到电脑里面。拷完后,我激动地启动那个紫色图标的软件,一顿操作后也启动了那个叫口袋妖怪的游戏。起名、跑出小镇、选择初始伙伴(当时应该选的是水跃鱼)、打倒那只蛇纹熊,一气呵成。正当满怀壮志地前往下一个城市时,家人回来了,并现场逮住一个偷偷玩电脑的小孩。
在家里的电脑禁令限制下,直到中考完后的那个暑假,我才在电脑上完整地打完GameBoy世代的口袋妖怪。那个时候GBA两作的游戏翻译好像已经规范化为“精灵宝可梦”了。
再把时间倒回去一点,我第一次见到GBA实体机大概还是在小学时期,某次上兴趣班时的课间。只见一位同学B从包里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(指GBA SP)。本来以为那是个镜子,没想到打开竟然是个“像手机一样的屏幕”,并且下半截还有红白机一样的手柄按键。看到这么新奇的时尚小玩具,半个教室的同学(包括我)纷纷开始围观。同学B在玩的游戏当然也是口袋妖怪,好像是在打四天王。在一番精彩的战斗下,同学B非常遗憾地倒在冠军手下,原因大概是药品补给用光了。
直到大学那会儿,我才入手了一台属于自己的GBA,从日站海淘来的。当时周末有时会和友人们骑车出去玩,就想带一台能在户外光线下正常游玩的掌机玩玩,GBA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了。往里面插一张瓦里奥制造的卡带,在骑到目的地后启动GBA互相比一比能玩到第几关,度过一段愉快的周末时光。
因为正版实体卡带不好入手且不便宜,而且玩GBA必须要一个充足的光源,在宿舍的时候依旧会选择在手机模拟器上玩。
小时候想着要把口袋妖怪的图鉴全部解锁,结果到现在大概也没能完整解锁前三世代的图鉴,并想着如果有奇迹交换能够速刷就好了。
可惜并没有。玩老游戏嘛,就得连着当时的老机制一起怀旧,这才是精髓所在,能够稍稍解毒一下被当代快餐游戏荼毒的自己(笑)。
0 Comments